没有账号?3秒注册
第二届北大汇丰-中国银行 全国高校移动金融应用开发设计大赛

530861457

2014/9/30 11:35:00LV.排长



第二届北大汇丰-中国银行
全国高校移动金融应用开发设计大赛
l 大赛背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了新经济的载体、新文化的缔造者和新生活的重要内容,由此引发的文化创造与效率创新迎合了消费经济的时代主题,并对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商业模式和新消费方式,正在成为各路资本竞相追逐的热点。
与此同时,移动通讯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电子商务业务的融合发展激发了对金融资源需求的增长,互联网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之下,中国银行推出了中银易商网络银行,并基于中银开放平台将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以互联网开放平台技术向互联网开放,为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最坚实、最丰富的金融资源支持。
高校年轻学子是中国互联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的未来动力源泉,中国银行与北大汇丰商学院希望藉此机会,引导高校师生更加关注中国的互联网与金融创新的前沿与方向。

l 大赛名称:
大赛全称:北大汇丰-中国银行全国高校移动金融应用开发设计大赛

l 大赛时间:
1、 报名截止日期:2014年10月31日;
2、 最终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14年11月30日;
3、 获奖宣布日期:2014年12月15日。

l 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全国大学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队伍人数: 1-3名学生/队
l 大赛赛制
? 参赛团队报名步骤:
1、参赛团队进入中银易商开放平台(http://open.boc.cn/),注册账号。
2、统一通过电子邮箱:rmirc@phbs.pku.edu.cn,提交大赛报名表和参赛承诺书(见附件)。
? 参赛作品的提交:
最终参赛作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移动金融应用开发计划书,提交到邮箱rmirc@phbs.pku.edu.cn,具体内容须包括:
a. 背景介绍:为什么市场需要这一新产品;
b. 产品简介:主要功能、目标客户、商业模式等;
c. 产品风险:分析该产品开发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做一定的量化;
d. 接口需求:详细阐述需要中银易商开放平台提供的接口;
e. 营销策略:产品入市后的市场营销策略。
2、移动金融应用开发作品,提交到中银开放平台http://open.boc.cn/, 具体内容须包括:
b. 开发测试:参赛团队使用各自注册账号,进入中银易商开放平台(http://open.boc.cn/)进行开发测试;
c. 投产上架:测试完成后,产品正式上架,即代表参赛作品的正式提交。
? 其它参赛规则:
1、 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团队所有;
2、 参赛作品的IT要求仅须在中银易商开放平台上达到演示效果即可;
3、 提交参赛报名表后,中国银行将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武汉,为参赛
团队举办相关APP开发技术培训讲座。

l 评价标准
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考察移动应用、商业模式与营销策略:
1、产品创新:是否在特定领域、技术、体验、商业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
2、市场需求:是否进行了相应的市场调查并符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风险分析:是否提供了合理、细致的市场与技术风险分析;
4、营销策略:是否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市场推广方案;
5、应用设计:应用产品界面是否美观,是否使用便利;
6、市场反应:产品上架后,消费者下载次数及使用情况。

l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奖金20000元
二等奖2名 奖金10000元
三等奖7名 奖金6000元
优秀奖若干

注:获奖作品有机会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中国银行可择优向风投机构推荐相关作品。
l 大赛举办方:
主办: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中国银行软件中心(上海)、中国银行产品研发中心(深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承办: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中心

l 颁奖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l 大赛评委:
6-9名专家和学者。

大赛联系人:
李禹成(北大汇丰),13246639178;练生春(中国银行),0755-22331703

大赛微信号(二维码):
PKURMI001






















第二届北大汇丰-中国银行
全国高校移动金融应用开发设计大赛
参赛报名表

学 校
团队名称
产品名称
中银易商开放平台注册账号
产品简介(200字内)
参赛队员详细信息(队长) 姓名 性别
Email 手机
微信号
学院专业班级
参赛队员详细信息 姓名 性别
Email 手机
微信号
学院专业班级
参赛队员详细信息 姓名 性别
Email 手机
微信号
学院专业班级

参赛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参赛产品设计,是本人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参赛团队所有成员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评论 0

发表
0
0
收藏
分享